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当前中国经济的风险有多高

  易宪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2004年以来,他先后撰写数篇重量级文章,阐述中国地产泡沫论。

  有人认为,国内上半年宏观数据在本周正式公布,现有的紧缩的宏观经济调控应该调整了。

  从已公布的数据得知,6月份我国出口值1215.3亿美元,增长17.6%,增幅低于5月份的28.1%。6月份贸易顺差显著下降,已经跌至213.5亿美元,是连续第3个月出现下跌。出口的快速下降不仅使经济增长降温,也让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省份经济活力受到严重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国内外的舆论一致认为,政府要尽早调整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其他一些经济紧缩政策,以便减少中国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

  但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还看不到今年下半年经济出现明显下滑的风险。尽管上半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进出口贸易、居民消费等数据的增长与去年相比确实有所放缓,但其放缓速度十分有限。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银行信贷及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态势并没有随着从紧货币政策有所改变。

  大家都知道,这一轮的经济增长是以城市化及房地产带动的结果。因此,只要房地产市场增长不调整,那么国内经济要迅速下行的可能性就不大。比如,1-5月份房地产开发贷款达到9519亿,同比增长31.9%,比2007年快4个多百分点,投资完成额增长2400多亿。房地产市场资金的流入为15099亿,同比增长近3000亿。在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更达到45%。而1-5月份银行信贷增长达到21085亿,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长快。而且进出口及社会消费品增长都不低。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下行的通道。

  所以,下半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是通货膨胀的问题。尽管普遍预测6月份CPI会有所回落,但国内通货膨胀过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这是由于在中国许多资源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分配,产品的价格上涨往往会与政府权力有关。当消费品价格上涨传递到食品时,也就表明中国已经全面通胀了。而过高的通胀与扭曲的市场价格机制不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许多问题就不可能很好地化解。

  第二个是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尽管有人说中国房地产出现危机了,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可能断裂甚至破产,从而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与银行危机。但从上半年1-5月份的数据来看,无论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是房地产市场流入的资金,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问题无非只是房地产销售有所下降。

  房地产的销售为何会下降?就在于房价过高,绝大多数的居民没有能力进入这种高房价的市场,但房地产开发商就是明确表明宁可不卖也不降价,也要维持暴利。而且房地产开发商正在制造各种舆论,希望下半年政府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以利于房地产业的暴利得以持续。

  因此,下半年变数最大的应该是房地产市场问题。这种变数的关键就在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当前的判断。如果政府认为房地产真的出现了问题,需要调整政策来救房地产市场,那么中央2007年以来所推出的房地产政策就得改变。这样改变,中国房地产泡沫就会吹大。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步美国次贷危机的后路。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就得坚决地落实2007年以来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让房地产开发商改变目前暴利的经营模式,以使中国房地产市场走持续健康之路。

  第三个问题是人民币升值过快的问题。我在年初就指出,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减轻通货膨胀起不到一点作用,反之,人民币升值过快一定会导致沿海一带以出口导向的许多企业不堪重负。我在年初就了解到,如果人民币升值一年超过10%,那么许多出口企业就无法消化这种负担而破产倒闭。最近,中央领导陆续到江浙一带调查,可能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甚至改变人民币升值趋势,是下半年政府政策的重要方面。如果这种汇率政策不改变,那么中国最有活力的几个省(广东、浙江、江苏等)的经济就会受到严重打击。而国内这些省份的经济受到打击,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决非小事。

  总之,目前中国经济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下半年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也不高。但上述三个问题,政府必须密切关注。三个问题调整好了,那么中国经济仍然会步上快速发展之路。


2008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