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两晋南北朝时期砚与隋唐砚的区别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墨在形制上作了改进,不再用砚棒,摆脱了汉以前作为研磨用具的束缚,是砚的初步发展期。这时期的砚,有两个特点:一是陶砚盛行,圆形、箕形和长方形,都有砚脚,用来增加砚的高度,以适应当时席地用矮几书写的习惯。二是砚有三脚、五脚、六脚、八脚。

    这时期的石砚大多为长方砚和四方脚砚,但石材“利毫发墨”的特点不突出,对石材的材质美也没有过高的要求。

    隋唐时期,是制砚工艺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时期。由于书画纸的出现,制笔工艺的精进与发展,书画艺术的繁荣发达,砚的使用更加广泛。人们对砚台提出了发墨细腻、滋润不损毫等要求,对砚台的材质、形制、装饰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些都是促使制砚工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

    隋唐时期,在端砚、歙砚未发现前,澄泥砚开始兴盛起来。此种陶砚,因具有“含津益墨”的优异性能而成为唐代名砚。澄泥砚出名,说明唐代人不仅注重坚实,而且更在意砚面是否能很快研磨出墨汁。后来,在广东肇庆(唐之端州)、安徽歙县、甘肃甘南临潭(唐之洮州)、山东等地,发现了大量制砚的名贵石料,“发墨不损毫”的端砚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歙砚,使唐人意识到天然的砚石不见得比人造的差,从此石砚雕制大兴。山东鲁砚、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被誉为“四大名砚”。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惊呼:“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文人学士对石砚十分珍惜,遇得意者多有砚铭自刻,或是请名匠将砚铭镌刻在砚的背面或两侧,以示宝爱之意。如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在一正方形端砚砚底刻砚铭传流于世,其铭文为:“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潢永年,宝之斯为良。遂良铭。”

    隋唐时期,各种材质的砚台纷纷出现,如陶瓷砚,不仅有澄泥砚,还有三彩釉瓷砚、二十二足圆陶砚、龟形瓦砚,砖砚、瓦当砚等,其中瓦当砚也是砚群中一个不小的派别。所用砚石是选自秦汉魏晋废毁宫殿的残砖、碎瓦,略加改造而成。瓦砚有阿房宫瓦砚、未央宫瓦砚、铜雀台瓦砚等。晚唐五代时期青州有一种铁砚,砚身有柄,可执可握,发墨性能又佳,在当时十分流行,“磨穿铁砚”的故事即出于此。

    唐代的砚造型多是圆形和箕形,这是因其时尚无高桌,人们都是跪坐于席,凭借矮几书写绘画,砚上也没有墨堂与墨池,只是多聚墨汁而已,砚足做成一侧略高,使砚面略有斜倾,为的是便于掭笔。

    唐末五代后,高型家具兴起,人们写字作画均在高腿桌案上进行,于是无足平台式的砚台开始流行,砚的形制也日趋丰富多彩。 (摘自《中国文房四宝鉴赏百问百答》)来源:中国文化报


2008年07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