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千古石鼓奏新响一管棉笔书丹青

——记嵊籍古文字学家、棉笔书法创始人李铁华先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蕴含了一种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李铁华在探索石鼓文奥秘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在每一个重大发现面前,始终坚守目标,锲而不舍地进行科学探索;在研究棉笔书法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次创新过程中,都贡献出了非凡的经验、智慧与艺术成果。

    他几十年如一日,最终大器晚成。

   

    人物档案:李铁华,1939年出生于嵊州市黄泽镇,字老铁,号四明山人,别号五味杂家、倚剑眠琴斋主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中国秦文学会理事、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顾问、中央工委紫光阁书画院顾问、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客座教授。

    

    2002年10月,“李铁华棉笔书法展”在故乡嵊州举办。

     李铁华为本报题写棉笔书法“情为民系”。

 狂沙吹尽始见金

    2008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远居北京的李铁华又一次回到了故乡嵊州。悠悠剡溪,蜿蜒流淌;越语袅袅,乡音不改。他一路行走,一路感慨,温暖的感觉一次又一次地溢满心头。

    故乡总是让人魂牵梦萦。山川秀丽,历史悠久,书圣王羲之和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曾经在此结庐而居;唐朝李白、杜甫等400多位诗人先后来此发思古之幽情;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王十朋和近代学者蔡元培也曾来此执教……

    是故乡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让他对棉笔书法以及后来的石鼓文字探索有了最初的萌动。

    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遐想和希冀。伴随着阵阵墨香,当别的孩子满街疯跑,大喊大叫时,李铁华躲进了阴暗的小屋,潜心练习书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那时他最大的梦想,便是做一名书法家。为此,他遍临王羲之、米南宫、颜真卿、郑板桥等名家书帖,正草隶篆及金石诗画均博采广纳。

    为了临摹更多大家的书法,他还到处搜寻。一天下午,他经过离家不到两里地的土地庙,一抬眼,便见一块匾额高高悬挂,上面刻着四个劲峻豪健的大字——“万古英灵”。那一刻,他的脚步停滞了,目光一次又一次地徘徊着,手指一下又一下地比划着。熟记在心后,他急切地跑回家去,想找支笔“背”下来。但翻遍书柜,竟找不出一支较粗的毛笔来,情急之下,他灵机一动,在母亲的竹篮子里拿出一团棉花,绑在铅笔上,“刷刷刷”几下,便将记忆中的四个大字完完整整地描绘下来。所不同的是,这字与以前所练的书法相比,增添了一份拙厚与朴茂的风格。

    他的心狂跳不已,捧着那几个字看了又看,觉得一份情缘已在心里悄然绽放。

    “一团小小的棉花,竟引领着我走向中国书法的深层次开掘。”多年以后,回忆起当年的一个随意之举,李铁华感慨万分。虽然这幅作品后来于文革时期被烧毁,但它却使李铁华的生活车轮拐了一个弯,从而迎来了生命中最初的磨砺。

    由于土改时的一桩冤假错案,李铁华全家的生活曾变得拮据贫困。虽然两年后冤案得到平反,然而原始档案里的“地主出身”,使高中毕业后的李铁华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为了谋生,他当过农民,卖过烧饼,摆过刻印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他曾多次用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但为了每日的三餐,他只能埋头干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身处社会的变迁与动荡期,磨难与坎坷没有使他意志消沉,反而促使他直面生活,思考人生的真谛。

    冲天豪情挽“狂澜”

    一盏油灯下,一个埋头苦读的剪影。伴随着无数个难眠之夜,年轻的李铁华正在刻苦钻研古典文学和戏剧理论。因为父亲和两位姑母都从事过越剧艺术,他耳濡目染,对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时,正值中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狂热年代,与许多青年一样,李铁华对生活充满着渴望和向往。偶然间,他读到一本《戏剧编导概论》,并大受启迪,开始编创大型剧作,23岁时便将现代剧《卖儿记》搬上了越剧舞台,近二十年的编剧生涯从此拉开帷幕。

    日子如同一管墨笔,在青春激情的字里行间划过。

    在此间,他经历了“蹲牛棚”的磨难,也经历了亲人的聚散离合。时光的脚步,已经在他脸上踩出了一道道淡淡的印痕。

    1976年的清明节,首都天安门广场上,数百万人民前来悼念敬爱的周总理。当大家看到一位写血书的青年有可能遭到迫害而被素不相识的群众护送离开时,高台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身穿棉衣的中年知识分子,昂着头,挥着拳头,用心中的满腔怒火高呼:“谁反对周总理就打倒谁!”接着便开始朗诵自撰的长诗:“阳春三月的绵绵细雨,那是人民流不尽的眼泪……”刚念了两句,他的声音就哽咽了,“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慈祥的父亲!”他用手背擦拭了一下面颊上的泪水,继续念道,“您忠诚的儿女看望您老人家来了!……”

    台下,早已悲愤不已,痛哭失声。

    这位知识分子便是李铁华。他振臂演说,义愤填膺,以自己的一腔正气抨击“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这一历史性镜头,后来被摄影师罗小韵拍下,以《力挽狂澜》命名,获得“四五运动”摄影作品一等奖,刊登在中外众多报刊上,又被收入大型纪录片《周恩来》中,演说词还被收进大型纪录片《邓小平》之中。

  躲进小楼成一统

    依旧是满腔热情,依旧是绿波东流。历经风雨、痴心不改的李铁华重操旧业,将自己再次置身于文艺复兴事业中,期间,他创作出不少优秀剧作,如《芳草魂》、《惜分飞》、《春闺梦里人》,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演。

    云霓秀色藏篇里,日月光华耀字中。一切,足以让他为之回味一生。但年至半百的李铁华却对“石鼓之谜”产生了浓厚兴趣。

    被康有为称作“中国第一古物”的石鼓文,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的母体,亦即现在行楷书的嫡祖,由此可知它在我国文学史、书法史和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

    而对石鼓文年代的考证,自唐至今虽有众多博雅之士进行过考辨、注释,但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多大家对石鼓文的考证年代,相差悬殊1700余年。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原来,石鼓文因残缺不全,年代久远,不少残字和奇文不易辨认,而且既无署名又无官职年号可考,考证者只能从一个角度推测,大多拘于文字而求之。

    石鼓文为历代名家所重,更让李铁华为之痴迷。

    1989年,为了破译石鼓文“千古之谜”,李铁华毅然留职停薪,躲进小楼成一统,钻进浩瀚的旧籍古书中,潜心研究起石鼓文。

    无数个白天和黑夜,李铁华每日工作不下12个小时,可谓殚精竭虑,寝食俱废。他以惊人的毅力,不仅纠正了自苏东坡到郭沫若以及台湾、日本、美国等诸多古文字学家在石鼓文研究上的诸多失察,考辨了宋拓三种版本上的全部残字,还从古文字创制的方法入手,辨别了前人未识的众多奇文,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个从石鼓铭文找出依据的人,第一个能通读石鼓文叙事史诗的人。据此,他果断提出,石鼓文的制作时间应为公元前716年,即秦文公五十年。

    十年面壁,金石为开,石鼓千古之谜终被破译。1996年,李铁华《石鼓新响》以洋洋洒洒50万字学术专著出版后,在学术界及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被《文汇报》称为“当世奇才”。

    2004年9月,李铁华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伟哉,大禹德治始姐》一文,不仅对2900年前大禹后裔遂公撰写的铭文作了明晰的考辨,而且对大禹为政以德的一个重要亲民理念“民成父母”作了深入探讨,被认为是继《石鼓新响》之后的又一力作。日前,他还应邀参加了祭大禹陵,特意赶写了《伟哉,大禹精神》,再论遂公盨铭文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的重大意义,着重诠释了大禹精神。

    棉笔一管走龙蛇

    在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同时,李铁华一直没有放弃自己钟情的书法艺术。

    一次,他读到毛泽东评价邓小平的一句话:“绵里藏针,柔中有刚”,心想:“如果将‘绵里藏针,柔中有刚’移到书法上,用棉花裹针写字,效果会怎样?”这一刻,记忆的翅膀飞到了少年时代那个心跳不已的午后。他思忖良久,找出一团棉花,置于夫人编织毛衣的竹针上。但刚开始,由于棉花吸的墨水太多,墨汁沥沥洒洒难以驾驭收放;没法,他便将棉花暂且放置一边,屏心静气地临写起《兰亭序》来。半个钟头后,棉花干了不少,他站立于书桌前,拿起“棉笔”在一张宣纸上龙飞凤舞起来。写毕一看,字体古朴雅致,笔划自成残破,还带有几分拓片味儿,洒脱中又不乏一股气势……

    这一飞舞,他又一次舞出了一个“第一”——第一个开了棉笔书法艺术的先河。

    此后十几年中,他不断揣摩,不断研习,摸索出不同的笔锋书写不同的字体:尖锋写草书、行书;圆锋适合大小篆及隶书。如今,他用棉笔可以书写上下五千年我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多种书体:上至甲骨彝器、钟鼎款识、石鼓文、秦小篆,下至苏、黄、米、蔡等,乃至日本现代派的“少字数”。行家们评论其“古朴透新意,雅致露潇洒,博采众长,极富个性”,因此他的棉笔书法被称为“中国一绝”。

    “以棉絮为书写工具,居然能够写出柔中带刚、清新别致的书法作品,妙达书法艺术古朴浑穆、流美奇异的神韵,确实有点匪夷所思。”著名学者文怀沙看了作品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高山流水,总有知音。近十几年来,李铁华的棉笔书法展先后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和北京、广州以及故乡嵊州等国家和城市展出,政界名流出席书展,舞狮相庆,盛况空前,媒体争相报道。迄今,他已有数百件作品被国内书法爱好者和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人士收藏……

    时光如梭,转眼已是满目霜叶的年龄。虽远在他乡,有着自己钟爱的事业,但游子心头的风筝线一直系在故乡这端。因此,趁着空暇,他常会携着爱人钱爱玉回到故乡走走看看,将这里的一草一木铭记于心。

    “现在,我最大的心愿是多留一点棉笔书法作品给后人做纪念。”李老说。窗外,春意和着阳光一起大片大片地涌进来,他直起身,欣然持笔写下“情为民系”四个大字赠与本报,期望本报更多地反映民情,报道民生,服务民众。

    那残泐古朴、飘逸流畅的线条之美,柔中带刚、流美奇异的神韵之美,如同那一丝一缕的牵挂,穿越了时空,穿越了越乡大地……     来源:今日嵊州


2008年0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