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广交会变革“以时间换空间”

    恐怕数十万中国外贸企业中从来没有和广交会打过交道的,寥寥可数。因此,当这个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成交效果最好的交易会宣布以“扩容”和“细化”为主旨,再度实行重大改革之时,人们不由得发出疑问:“稀释”的摊位会不会加剧竞争?谁能从这个变革中获益?

  广交会26日对外公布,经商务部批准,今年10月举行的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展期由现在的一届分两期调整为一届分三期,每期展览时间由6天缩短为5天,撤换展时间为4天。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王俊文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空间一直是困扰交易会的一个问题。只要是会期,每寸土地都是商机。因此,本次改革是“以时间换空间”,直接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契机。

  广交会副主任、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文仲亮对此分析说,本次分三期改革之后,可容纳5.4万个展位,在103届4.2万个展位的基础上,增加约1万个展位,同时增加3000家参展企业。

  他说,就此前商务部和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开展的数十轮摸底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尚未参加广交会、但有参展需求的企业,大约有7万-8万家,扩容是为了满足国内企业的参展需求,但不会降低国内企业的参展门槛。

  此外,随着展期的调整,展区也从现在的34个优化重组为50个,原来第一期展出的纺织服装、医药保健类商品和第二期展出的箱包、办公文具、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食品、土特产品展区安排在第三期展出。

  文仲亮说,这一变革体现了广交会改革的根本思路,仍然是“综合展下的专业化”。他说,广交会不会放弃综合展的定位,仍然保证全世界的客商一到大会,就能看到中国几乎所有种类的工业机电和日用消费类出口展品;但为了满足国际市场日益专业化的要求,广交会将不断“细化”布局,使得每一期展览都能接近专业行业展的水平,这将有利于各类参展企业寻觅专业买家。来源:杭州日报


2008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