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140亿对华FDI 意大利成欧盟快鱼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常常习惯于缩写为“ICE(冰)”,但认识其中国区总协调官赖世平(Antonino Laspina)的中国官员或企业家,无不体会过他的火一般热情。这位驻京5年的意大利官员尽管谦虚地承认自己还应做得更好,但对于目前已取得的进展也毫不讳言,“现在每个月都至少有一次政府代表团互访”。

  4月下旬,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张迎新率近50人代表团访问意大利,成为又一支规模较大的访意代表团。而刚刚公布的今年一季度中国FDI数据显示,意大利以略超140亿美元越过法国,成为欧盟在华投资的第四位。

  欧盟“快鱼”

  4月23日,张迎新所率领的投资促进机构和企业家代表团刚抵达,随即就拜会了意大利引进外资和企业发展局,该局阿勒古力(D.Arcuri)局长等一干负责人向代表团介绍了意大利投资环境。

  对于多数欧洲国家来说,中国既是吸纳投资的热门国,也是引入投资的重要国家。4月21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王胜文透露,2002年到2007年6年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597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60%。截至2007年底,商务部核准的境外合资投资达到1.2万余家,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中国一季度FDI数据显示,来源于德国的FDI同比增长近48%,英国、荷兰不升反降,意大利的增速比法国快了10个百分点,绝对金额也以略超140亿美元越过法国,成为欧盟在华投资的第四位。

  销售美好生活

  虽坐在北京CBD的京广中心办公室,但造访赖世平的客人可以看到外面拥挤的国贸桥。

  “意大利制造意味着一种生活品味,特殊的生产方式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在他的背后是成百上千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中国消费者熟知的那么几家。意大利的产业优势也不仅是时装设计、奢侈品制造”。

  ICE中国代表机构的前身,建立于1965年,在当时中意两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与那些惧怕中国巨额出口贸易的国外官员不同,赖世平相信,通过出口贸易等方式变得更为富有的中国商业群体,必然会有更大的享受生活的需求,而在这方面意大利是最佳的提供方。在许多公开发言中,赖世平常常说,从达·芬奇的年代开始,意大利就是向全球输送优质产品的可靠提供者。

  “北京郊区有一个南山滑雪场,我们注意到,有许多中国人到那里去滑雪,这是一个信号。意大利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与瑞士、奥地利和法国交界的边境是阿尔卑斯山,冬季滑雪胜地的管理技术和设施的生产制造是一个大的产业。意大利可以生产所有的冬季运动产品和设备,因此我们正在推动意大利的企业寻找合适的中国伙伴合资生产冬季运动产品和设施,或合作管理冬季度假胜地。”

  不想滑雪也没有关系,“通常一个家庭在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给儿女的房子,并拥有了自己的车以后,下一步考虑的将是外出度假,游艇将会是未来的市场。青岛已经成为北方地区海上度假的目的地。意大利不仅有世界上最好的游艇品牌,也有适合大众需求的大众品牌。”

  在赖世平这个“金牌销售员”的口中,中国的消费者只要想拥抱美好生活,意大利就是最佳选择——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橄榄油产量仅次于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二,“从战略发展的角度,人们日益关注食品的安全性,是否健康和品味等,因此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在安全、健康、口味、价格和产量之间寻找到黄金分割点。”

  十年以上快速期

  事实上,2001年时,意大利与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就在欧盟内排名第五,77.8亿美元,仅落后法国1000万美元,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5%;中国对意出口39.9亿美元,同比增长5.0%,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5%。

  从2002年-2003年开始,中意经贸往来有所加速。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近年来的统计,中国对意大利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箱包、纺织品、皮粉、塑料制品、玩具、文具、非家用制冷和空调设备、数据和信息处理设备、电视和音像录制设备等;从意大利进口的主要产品有纺织机械、橡胶或塑料加工机械、皮革、金属加工机床、医药品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企业希望投资中国,他们的企业规模和计划投资额与跨国公司不能相提并论,也许只是几百万元。这对于那些盯着大公司、大投资,期待获得高税收的中国的地方管理者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赖世平在与许多中国地方官员的接触之中发现,许多官员在对待FDI上唯“大”为“美”。

  “规模小不等于品牌小,也不意味着技术落后。”赖世平认为,中国目前面临制造业的转型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相应地,中国的地方政府应该从关注投资规模转向关注投资质量。“为来自意大利和欧洲的中小企业落户中国提供便利,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里投资质量不仅指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它更包含有企业管理者的水平,如对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力,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培养优秀员工和好的职业素质的能力,以及对完善地方产业供应链和丰富社会化分工的贡献等。”

  近年,意大利过去快速增长的葡萄酒之类的消费品,光彩部分被设备出口的猛增夺走,赖世平对近年来超过20%的中意经贸往来增速极为乐观,“至少还有10年”。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