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3月北京CPI涨幅低于全国

   3月北京物价水平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昨天举行的“2008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相关数据,一季度,北京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1-3月,CPI各月涨幅分别为5.3%、6.6%和6%。尽管3月份CPI比2月份略有降低,但是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食品价格仍是拉动北京CPI高企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19.1%,拉动总指数上升5.5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4%,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5.8%,拉动总指数上涨0.8个百分点。分类别看,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1%,拉动总指数上升5.59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居民消费价格6%的涨幅中,翘尾因素占75%,新涨价因素占25%。从居民消费价格各月涨幅看,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2月份略有降低,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转暖,蔬菜价格进入季节性下降阶段。

  与国家统计局在16日公布的数据相比,北京3月CPI6%的增幅比全国CPI8.3%的增幅要低2.3个百分点。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价格专家王小娥告诉记者,北京CPI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受到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在北京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最高,对北京CPI的推动低于全国;在北京的消费结构中,新型的消费品和服务占比例较高,比如: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医疗、保健等,这些领域的消费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北京市场消费环境比较成熟,消费品竞争十分充分,部分消费品涨价难度较大,工业品出厂价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对北京CPI的推动作用小于全国。

  记者了解到,CPI较大幅度上涨对本市低收入居民影响明显。一季度,10%低收入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达11.9%。1-3月,各月分别为10.9%、13%和11.7%。这一阶层CPI数据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原因是其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相关新闻

  北京GDP增幅10年来首次回落

  本报讯 北京市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增速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秀琴说,这是北京经济保持近10年来两位数的高增长以来,经济增长幅度首次出现回落。

  “造成今年一季度北京市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既有国际经济原因,也有国内宏观调控因素影响。”于秀琴说,国际因素主要是美国次债危机蔓延,造成一季度北京市出口同比回落11.9个百分点。国内因素是受到宏观调控影响:北京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首钢搬迁压缩钢铁产量,造成一季度北京市生铁、钢材、粗钢产量分别下降26%、27.8%和25.3%;受高耗能和资源型行业投资下降影响,一季度北京市化工、水泥和钢铁行业的投资同比分别下降45.9%、53.3%和76.9%;受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今年一季度北京完成商品住宅投资142.4亿元,增幅同比降低17.9个百分点。

  于秀琴表示,预计全年北京市的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8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