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朋友来访,进我的书房第一时间里,他便发现笔筒里的那支蘸水笔。惊诧之余他调侃地嚷道,骨董啊,骨董!我能读懂朋友那两个骨董。前者是指笔,后者是言我。
这支被称作骨董的蘸水笔其实是我初中的读伴,它陪我走过三个春秋,读完六个学期。它在我青少年的记忆里烙印最深,色泽最浓。所以,我一直珍藏这支蘸水笔,尽管它已陈漆斑驳。
记得考初中时借的是帐房先生的毛笔,算术竟得了满分,得到家人和邻居的好评。读初中时这支蘸水笔是父亲为我添置的唯一“行头”。
我每天上学前最重要的事,便是将蘸水笔用纸小心包好,轻轻地放在妈妈缝制的书包里的底层,然后再用手托着墨水瓶,挎上书包一路小跑步来到学校。但瓶里的墨水常常会溢出来弄得满手都是,一不小心衣服和脸上都是墨水的斑驳。
尽管我十分爱惜手中的蘸水笔,尽管笔尖是铁质的,可它却经不起年深日久和纸的“耳鬓厮磨”。两年没过完,笔尖开始变秃了,呈现出一边长一边短的秃笔头。
在初三时我曾换过一次蘸水笔尖,可新笔尖又尖又涩,常常将纸划破,写的字还没秃笔的好看。因为秃笔写的字竖划粗,横划细,那字就像美术字一样,挺有特色的。后来还有同学故意将新笔尖在砖上磨成一边长一边短的秃笔尖呢!
用蘸水笔是有技巧的,一是不要蘸水太多,一次只蘸笔的一大半。否则,将会出现漏水或重墨现象。二是不可等笔尖内的墨水用完再蘸水,否则,将会出现写出的字深浅不一,通篇显得潦草。
我的蘸水笔通常是不外借的。一是大家都会同时写字,二是怕别人将笔掉到地上使得笔尖弯曲。尤其是不愿将蘸水笔借给同桌的她,因为她每天都会将她的自来水笔挂在前襟上,特显眼的。更令人生气的是她上课时常将自来水笔一会儿拧开,一会儿拧上,手上、身上也没一点墨水的痕迹。看着她那洋洋得意的样子,我会莫名其妙的生气。我还会经常用粉笔在我们两人中间画上一道“楚河汉界”,约法三章不得逾越。
有一天语文考试,我早早地交了卷,正准备离开时,她的自来水笔不知为何从手中滑落到地下,笔尖弯成个7字形,立刻不下水了,这时她哭起来。可能是出于同情,我二话没说第一次友好的将蘸水笔借给她用。第二天见她换了新笔尖,又添一个用毛线织的笔套,上课时主动地让我用她的自来水笔。我不屑一顾地哼了一声,不但不用,反而将那条“楚河汉界”画得更加清晰。但就在第二个星期上课时,我注意到她的自来水笔不见了,取代的是和我一样的蘸水笔。
正因为她的笔换了,使我们这支队伍里又多了一名“终年三指染墨水,脸上身上斑斑点”的伙伴。我和我的伙伴也不知道何时接纳了她,那条“楚河汉界”也被友谊和岁月填平了。
一直到读高中,我的那支蘸水笔才“光荣退役”,收藏到那古老的抽屉里,一直到几天前才得以再次面世。看着朋友手中秃头的蘸水笔,我仿佛又回到那懵懂的少年时代,那些充满许多回忆的往昔里……(来源:美国《世界日报》作者:冬之凌)
2008年04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