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去年12月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再度亮起“黄灯”,且已连续5个月处于经济趋热区域。而近期大范围的严重雨雪冰冻天气将进一步令通胀压力加大。对此,有关专家和市场人士认为,今年1月份CPI涨幅达到7%的可能性非常大。
本报综合报道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受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关键经济指标高位影响,去年12月,中国经济再度亮起“黄灯”,且已连续5个月处于经济趋热区域。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直接反映当前经济的基本走势,而预警指数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绿灯、黄灯、红灯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经济冷热状态显示得更加直观。事实上,自从去年8月份开始,中国经济热度就一路上扬,连续5个月在趋热区域徘徊。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首次亮“黄灯”与CPI涨幅创10年来新高,均出现在去年8月份。
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表示:“整体经济连续近半年时间处于趋热区域,多年来少见,显示物价上涨对整体经济温度的影响正在加剧。”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陈济军表示:“食品类价格并未呈现大幅下降的态势,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却一直在高位运行,预计今年上半年物价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趋热的宏观经济短期内难以明显降温。”
而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也在前日指出,受国内需求旺盛和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专家观点:恶劣天气或拖累经济增长
近一段时间以来,南方五十年不遇的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给全国的煤电油运造成巨大的压力。申银万国宏观部经理李慧勇表示,首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施工进度产生影响,从而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第二,造成运输困难,使农产品(30.80,1.00,3.36%,吧)、食品等供应受到冲击,整体价格上涨,从而推高CPI,再加上春节因素,预计一季度CPI将达6.5%~7%,2月份接近7%;第三,导致电网故障,再加上煤炭运输跟不上,电力企业将受到冲击。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恶劣的天气对生产活动、工业增加值及出口都会产生影响,从而使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加大。但他认为,气候的影响是暂时的。他预计1月份的CPI达到7%以上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受去年末翘尾因素5.8%的影响,另一方面能源、运力紧张,也会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
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也表示,“今年1月份CPI涨幅达到7%的可能性非常大”。
经济若放缓下半年可能降息
巴克莱银行最新报告称,中国经济在今年将开始降温,对抗通货膨胀的政策将保持到今年年中。下半年,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减轻和经济放缓趋于明显,预期中国将采取支持增长的策略,加强价格控制,放松流动性,并将两次降低利率分别达27个基点。报告预测,中国的GDP增长将从去年的11.4%下降到今年的8.8%,今年人民币将升值约7%。来源:广州日报
2008年0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