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后,以加工贸易为核心的 “中国制造”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
一方面,规模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导致中国全面的对外贸易摩擦,而加工贸易实现顺差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九成。
中国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加工贸易业的发展,是以高度的资源能源消耗和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特别是对低成本发展路径的依赖,侵蚀了中国企业的创造力,阻塞了“中国制造”的革新力。
“中国制造”正处于一个剧烈的转型期,这将是一个脱胎换骨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但回顾现当代世界经济史“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和“韩国制造”无不经历同样的发展轨迹。从 “贴牌”到 “创牌”,从 “复制经济”到 “创新经济”,从“肢体国家”到“头脑国家”――爬过面前的这座大山, “中国制造”就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进入一个新的工业文明时代。
尽管危机的余波未平,但毫无疑问,一个真正的 “中国制造”或 “中国创造”时代正在降 临 。 来源:山西日报
2007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