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老人在刘家巷巷口摆开摊子开始一天的工作。本报记者明剑
狭窄的巷子,矮矮的凳子,排放地上的一个小摊位,一个老人腰板挺直地坐在后面,有生意时认真地做事,没事的时候和邻居聊聊天,他叫颜炳,今年83岁,已经做了57年修笔活。据悉他是在中山工商局注册的最老的手工艺人,也是现在唯一会修笔的工匠。昨日下午,在孙文西步行街刘家巷口,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修笔人生。
“社会进步了,现在修笔的人很少了,每天只能修一支。”见到记者,颜炳笑着说。由于生意不多,颜炳这几年还开始修理打火机、手表、眼镜等,“活到老、学到老了。”
刘家巷口为一条小巷子,2米多宽,他的修理摊摆在那里,占了一半的宽度,箱子里摆放着他修理的手表、打火机和钢笔等,“在这个小巷子,已经20多年了。”
颜炳说,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现在和老伴、小儿子一起生活。每天早晨8时30分,他准时到刘家巷口摆摊,“现在可比不上年轻的时候了,这个100多公斤的箱子我也没力气再用单车载着走街穿巷,只能用板车推出来。”每天中午,他的小儿子会送饭过来,下午5时30分准时收档。
[当年]凭修笔成家立业
颜炳1924年出生,读过三年私塾,祖籍广东连平。清朝年间,颜炳的祖先迁移到南海,从此就在南海生根发芽。20岁这年,为了生活,颜炳来到了当时的中山县叔叔家,在叔叔的陶瓷铺里打杂,帮忙卖点东西,“只有三顿饭吃,没有一分钱拿。”
大概在1950年,颜炳在中山遇上了把他领进修笔行业的人,一个广州做事的私塾同学。同学告诉他,现在用钢笔的人比较多,修钢笔这生意还不错,在中山修钢笔肯定赚钱。颜炳觉得有道理,两人一拍即合,双方一起修起了钢笔,“到今年,已经干了57年。”
据他说,当时有钢笔的大都是读书人家,家境较好,所以每一支笔的修理费也较高,通常在一元钱左右。
“我能做修笔这么久,不仅因为它能维持我的生活,还因为这个行业以前比较受人尊重。”颜炳说,有一次,他到现在珠海唐家湾的一个军营门口摆档修笔,很多士兵的笔都拿了过来,修着修着就过了午饭时间,“见我还没吃午饭,几个士兵就客气地拉着我,一定要我到他们部队的食堂去吃。”
大盆的大豆芽焖猪肉,大盆的米饭摆在颜炳的面前,他吃了一半就觉得饱了,可是热心的士兵还在一旁劝着。“那顿饭真是太辛苦了,差点把我的肚皮撑破。”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颜炳和同学分开了,一个人在中山岐江区摆摊,也就是现在这个刘家巷口。就这样,颜炳凭着修笔这门手艺,娶了妻,生了子,成了家,立了业。
[文革]被割“尾巴”四处摆摊
“修笔是个细致活,一不小心就会修坏。”颜炳说,除了要弄清楚笔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还要对修理用的工具运用得很熟练。
颜炳的档口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块磨笔石,“这块磨笔石当时是在广州买的,很好用,笔嘴不平,用磨笔石磨几下就变得滑润无比。”据他介绍,“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抄家,竟然把它搜了去。后来,颜炳四处托人情,才把磨笔石要了回来。
也就在当时,颜炳学会了修打火机这门手艺。据他说,当时,整个国家的物质都比较缺乏,老百姓烧火没有火柴,用打火机很普及,生意也相当不错。
“文革”时期,做生意是“资本主义尾巴”,是要被“割”掉的,颜炳摆档的执照也被没收了。为养活全家,他只好到处“走村”修笔。据他说,“文革”那几年,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候,“没有摆档执照,四处跑,生意少,很辛苦。”
[如今]学修眼镜帮补收入
据颜炳说,改革开放后,当时岐江区办事处负责人跟他说,“颜叔,你是我们这里资格最老的手工艺人了。对于你这样的老手艺人,如果你回来摆摊,政府会给予照顾的。”于是,他又回到刘家巷口摆起了地摊,这样一呆就20多年。
不过,这时候修笔生意已经开始式微,“出了圆珠笔,方便又便宜,用钢笔的人自然就少了。”于是,他又学起了修眼镜这个行当。据他说,也没怎么学过,都是边做边学的,也算增加了一些收入。
颜炳现在耳不聋眼不花,动作利落,思维敏捷,边说话边用鸡毛掸拍打着灰尘,“干我们修笔这行的,如果邋遢肮脏,就更没有人来光顾了。”
颜炳说,现在一天只能赚10块8块的,“但一些老客户有什么事,还是会找我,所以还是照常摆摊,只当是一种乐趣了。”
采写:本报记者杨同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7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