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中国文具业整合渠道图重生

  2005年文具全行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近5年年均增长率为12%,今后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5%。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具行业是个真正的朝阳产业。但中国文具流通行业极度分散,2004年全国有2500多家成规模的文具公司,而排名前10位的公司销售量之和不到全国总量的10%;文具生产企业同样面临这些类似的问题,年产量超过10亿元的寥寥无几。中国还未出现全国性的文具零售企业,行业内竞争激烈并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前十大文具零售企业的总和不到全国10%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低,存在整合机会。

  行业巨头的新理念

  世界知名品牌展会PaperWord移师中国已是第二年。11月13日至1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具及办公用品展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530余家展商参加了本届展会。“本届展会除国际展商大幅增加,达到30%的比例外,中国近80%的品牌企业参展,也是展会的一大亮点。从参展的中国企业来看,中国文具办公用品行业近年进步非常大,参展的目的,已从单纯追求订单,转向展示企业形象,展示企业经营理念。中国与国际文具业的距离在逐渐缩小。”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建生对中国文具业的发展作了高度评价。

  中国文具行业整合机会已被文具行业龙头企业充分认识到。贝发(国际)有限公司是文具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产销规模连续十年居全国同行第一,全球行业内产销量排名第三,实力位列前八强,是亚洲最大的书写工具制造商。但这种影响力更多地在行业内,而扩大到公众层面,贝发的产品品牌并不十分著名。

  贝发(国际)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石磊在展会上向记者介绍,贝发从今年开始将加大拓展国内市场。贝发坚信突破传统经营,开创战略性的新商业模式是重整中国文具产业的必经之路。根据国内业务发展战略,针对中国的文具制造产业“散、乱、小”,文具分销领域渠道偏长的现状,贝发制订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新商业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个、十、百、千、万”。具体说来是,经营一个文具产业,成为文具产品综合供应商;打造十个知名品牌:文具品牌“1+3+3+3”模式,即打造一个以企业品牌为消费者认知的公众品牌,三个目标分众品牌,三个渠道品牌,三个产品档次品牌;搭建百强合作平台:借助品牌吸附能力,集聚文具专业强势企业的合作,并推出产品、品牌、渠道和资本四种合作模式;建设千家分销机构:建立智能化信息管理和强大物流能力基础上的“二级到终端”扁平化、短渠道模式,压缩渠道而产生利润空间;整合万家终端资源:通过整合后奥运特许资源、强势卖场、区域性文具连锁、非文具渠道、贝发形象终端等五大终端资源,实现庞大的销售网络。

  中国文具市场很大,但中国文具行业单个企业的规模太小。贝发希望通过自己在行业的资源优势和整合能力,提供一个开放平台,为更多企业提供一个与贝发共同成长的机会。

  创新内涵有差距

  近些年,中国的文具生产企业已越来越注重新产品开发了,文具产品追求的不仅是花俏的外表,更在乎新颖、创意和超前的市场价值。文具不仅造型上求新求异,而且更实用,更环保,极符合现代人对高标准生活的追求。本次展会上,记者也看到,中国企业推出环保无针订书机、可擦圆珠笔、会“唱歌”的音乐卷笔刀、能在衣服上画画且永不褪色的画笔等新型文具。

  展会应是创新产品比武的平台,向公众推介自己的新品应是企业乐于做的事情。但记者在展会采访时明显感觉到,许多企业对自己的新产品都不肯多说。广州市奥博文具有限公司营销中心经理黎明在婉拒记者采访后向记者透露:“文具行业门槛太低,又太透明。你做什么东西别人很快就能知道,而且知道后很快就能仿出来。”这是企业不愿意大力推广自己新产品的重要原因。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文具市场,70%以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普通文具产品,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小店林立,市场上有很多不正当竞争行为,行业总体效益低下。缺少优质品、缺少设计讲究、创意独特的产品。在记者对不少参展的国内企业采访时,大家都谈到了这一点。而且给记者很深的印象是,国内不少企业认为,文具行业是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产品容易被仿冒。但对国外参展企业的采访却给记者留下另外的印象———小文具也有高科技。在德国罗斯福办公用品有限公司展位,参展人员给记者介绍了一种铅笔,这种铅笔的外表和普通铅笔没什么两样,但由于笔芯采用了独有的专利技术,这种笔摔到地上,笔芯不会断。

  瑞典瑞特公司生产的K1装订手钳,是被拷贝最多、全球销量最大的订书机。瑞特公司是仿冒者追逐的焦点。但公司参展人员却自信地对外宣布“拷贝者永远没法拷贝我们革新的工作方式。”因为瑞特总是竭尽全力在研发、生产、市场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置身于行业先锋的地位,这让拷贝者总是跟不上。

  国外企业的产品创新总是和营销方式等的创新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孤立地局限于产品创新。这恐怕是目前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还无法逾越的差距。来源:国际商报 记者 傅莲英


2006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