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温州笔业 绘出每笔都辉煌

 
 

200多家企业年产110亿支

 “在中国,四支笔中就有一支是温州造!”温州市制笔协会副秘书长朱寿海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温州市现有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了3万余人。2005年,全国制笔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20亿元,温州市就占据了30亿元,四分天下有其一。
 据介绍,温州的制笔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制笔企业主要集中在龙湾区和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制笔业已从原先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发展成为现在的公司化、集团化大规模生产经营格局。产品涉及水彩笔、活动铅笔、圆珠笔、自来水笔、水性笔、中性笔、记号笔、荧光笔、蜡笔、木杆铅笔等十个大类,200多个品种,去年生产总量达到110亿支。
 专业制笔之外,温州市的制笔行业还确立起了完善的专业协作配套体系。生产笔芯、笔头、笔插、笔盒、文具用品、笔类专业市场等配套产品的企业占了总数的10%。

免检产品零的突破

 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2005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免检产品”颁奖大会上,公司捧回了一块沉甸甸的奖牌,温州制笔行业首块“国家免检产品”奖牌,实现了全行业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
 近年来,温州市制笔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突飞猛进。全行业投入近5亿元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换代厂房、设备,60%以上的企业引进了国际上先进设备和流水线,一些企业开发出的新产品已挤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温州亚一制笔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直线导轨式多工位圆珠笔头自动加工机床的开发和研制,目前公司可以进行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不锈钢和镍白铜水性、中性圆珠笔头。去年中国制笔协会授予该公司生产的“亚一”牌镍白铜笔头“中国镍白铜笔头王”称号。
      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自动化装配车间。12台水性、中性笔自动装配机,日装配能力达65万支,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缓解了普工招工难的矛盾。

营销网络四通八达

      温州市制笔行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构筑起了四通八达的市场营销网络。目前已有25家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全行业的产品有70%以上出口。每年两届的广州中国商品交易会和中国文化用品交易会成了众多企业争相参与的营销展会。此外,上海国际文具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文具用品博览会,及美国、巴西、日本等地的国际性展会,制笔企业也频频展露身影,与更多的客商建立起了长期的产销合同。
      在国内,温州制笔企业的销售网络也遍布各地,在义乌、武汉、成都、山东、沈阳、广东等地均已形成了集散中心。

 【笔业飞跃的三个引擎】

随着中国加入WTO,笔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实现温州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国际性轻工城”和中国制笔协会提出的“争创世界名牌、建设制笔强国”的目标,温州市制笔行业开启了加速发展的三个引擎。

引擎一:加大科技合作交流

 温州制笔业迫切需要加大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交流。针对制笔企业对共性科技难题投入困难和高级科技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由温州市制笔行业协会牵头与温州大学联合组建了温州大学制笔行业重点实验室、温州市制笔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对温州制笔业中的笔头、墨水、笔珠、自动化装配等难题进行研究攻关。
 协会还利用温州大学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对制笔行业的人员进行培训。目前,温州市制笔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已初具规模,有关研究工作已开始进行。

引擎二:加快信息化的进程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温州市制笔行业协会将爱好、天骄、文泰等制笔企业列入试点单位,促使这些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建立自己的网站,搭建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贸易。
 协会还重点加强了对“中国笔都网”的建设。网站开通三年来,已有在线注册会员企业5000多家,在线录入产品6000多个,访问量突破500万人次。

引擎三:加强人才引进培训

 针对温州笔业技术人才流动大、培训难等现状,温州市制笔协会牵头市人事局、职称改革办公室、温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组建了培训中心,以解决人才引进、培训和职称评定等问题。
 协会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工程技术人员聘请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制笔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实施办法》和有关引进、培训、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劳动保障等一整套鼓励技术人才为制笔业建功立业的措施和办法。


温大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笔用墨水


觊觎世界笔类集散中心

 温州市制笔行业已为今后的发展确立了目标:把“中国制笔之都”办成笔类文化用品商品的集散、贸易基地;笔类人才培训、交流基地;笔类科研、检测基地和中国笔文化的教育基地。
 温州市制笔行业规划在2007年-2015年内,使温州成为世界笔类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中心,吸引更多的世界名牌到温州投资合作,定牌生产,吸引更多的客户来温州订货、采购。到2015年,将制笔业工业总产值提升至60亿元,各类笔产量达到260亿支,使“中国制笔之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制笔业的形象和代表,成为中国制笔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0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