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650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约420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预计202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将提升到5.5万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目前通过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规划发展目标与任务等构筑起新材料发展政策金字塔,予以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指导。其中纲领性文件主要为《中国制造2025》,指导性文件包括《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发展任务与目标相关文件包括《“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此外,我国还于2016年12月首次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担任组长,国家大力振兴新材料产业的决心得到充分体现。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各地区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区域特色逐步显现,区域集聚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
长三角已形成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珠三角新材料产业集中度高,已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
环渤海地区技术创新推动作用明显,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硅材料、高技术陶瓷、磁性材料和特种纤维等多个领域均具有较大优势。
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云贵稀贵金属新材料,广西有色金属新材料,宁波钕铁硼永磁材料,广州、天津、青岛等地的化工新材料,重庆、西安、甘肃金昌、湖南长株潭、陕西宝鸡、山东威海及太原等地的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及重大装备材料,江苏徐州、河南洛阳、江苏连云港等的多晶硅材料产业等也都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特色。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国许多城市和地区纷纷出台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全国涌现出一批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上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
上海:新材料比重达50%
《上海促进新材料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以提升制造业能级为核心,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研发创新核心基地之一。重点新材料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努力达到2%以上;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5%;进一步打造一批跨国大型材料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材料企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显著、资源配置合理的新材料区域集群;新材料比重更加突出,占原材料工业比例达到50%。
重庆:销售收入1500亿元
由重庆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和科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重庆新材料产业集群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的目标。其中先进基础材料1125亿元,关键战略材料325亿元,前沿新材料50亿元,形成高端轻合金材料制造基地、玻纤及复合材料制造基地、化工新材料制造基地,打造完整的石墨烯产业链,把重庆市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
天津:产值年均增长10%
天津市出台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巩固提升一批基础材料,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战略材料,攻克一批前沿材料,建立一批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创新能力较强的成长型企业,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10%,重点领域新材料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建成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南京:30家超10亿元企业
在新材料领域,南京市已拥有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南大、东大、南工大、南航、南邮、南理工等都有新材料的专业研发团队。目前,南京市新材料产品已涉及先进钢铁、有色金属、无机膜、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石墨烯等诸多门类,成功培育了一大批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已超1500亿元。
《南京市“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至202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达2000亿元。新培育2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30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在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领域,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
深圳:企业超过3000家
目前新材料产业已成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材料企业超过3000家,分布在支撑领域、优势领域和新兴领域等三大领域。其中,支撑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细分行业,优势领域主要集中在新型功能材料、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等细分行业,新兴领域主要是超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细分行业。
《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2300亿元。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和《深圳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0年版)》提出,到202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0亿元,培育营收亿元以上企业数量超过120家。
济南:千亿级新材料产业
近年来,山东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十强”产业培育,高起点构建了“6个1”协调推进体系,高站位谋划发展战略,高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一批“雁阵形”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加速崛起。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724亿元,同比增长17.3%;利润640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加值增长19.6%。上述三项分别高于规上工业相应三项指标14.9、10.3和14.6个百分点,创新引领势头强劲。
《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提出,到2020年,包括先进材料在内的十大产业全部具备千亿级产业发展能力。
厦门:8大领域增长强劲
厦门新材料产业群初见雏形,拥有钨材料、铝箔、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功能橡胶、高性能纤维等八大领域新材料,产值增长势头强劲。
新材料产业是厦门市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链群之一。《厦门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以上,实现翻番,其中新材料产值达1200亿元。
西安:招商100个企业
近年来,西安市新材料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西安市现有国家级新材料企业技术中心15个,国家级新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5个,国家级新材料制造创新中心2个。
从2018年到2021年,西安市计划分两个阶段布局新材料产业发展。其中,2018年至2019年为跨越式发展阶段。2020年至2021年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8个全国一流、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招商建设10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新材料企业,到2021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力争超过1500亿元。
郑州:产业规模3000亿元
郑州市将围绕新型耐材、中高端铝材、新型建材、超硬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着力完成集群载体建设、规模质量提升、重点项目推进、优质品牌打造、创新体系构建、绿色智能制造等重点任务,将郑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郑州市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市新型材料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长沙:3家企业占“半壁江山”
新材料是长沙四大千亿产业之一。2019年,长沙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43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多亿元;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碳基材料、新型合金材料产业名列全国前茅;增材制造材料、显示功能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等发展迅速……在中国省会城市里,长沙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处于第一方阵。蓝思科技、晟通科技、金龙铜业3家龙头企业产值占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半壁江山”。(综合:新材料在线、中商产业研究院等)
转自:中国企业报
2021年0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