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奇怪的现状是,中国、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都各自拥有几千年的文明,更是有十几亿年轻的人口,这制造业怎么就搞不起来呢?
根据专家的总结,印度制造业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几十年前的道路选错了。在上世纪90年代,中印先后加入美国主导的WTO,不过之后中国和印度先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中国当时更看重用中低端制造业来充分利用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先让尽可能多的人进工厂有一个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虽然当时这些普遍的血汗工厂弊病很多,但至少让几乎所有适龄劳动力都有了工作的机会,几十年下来这些曾经年轻人中的佼佼者,突破了工厂打工人的身份,带领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才有了如今的类似于比亚迪、格力、立讯精密等中高端产业国产巨头。
不过印度是个意外,在几十年前美国老大哥在WTO的体系设计中,中国选择了当类似于工厂蓝领的角色,苦哈哈的闷头发展制造业。印度却听从了美国的建议,当了WTO中类似白领的角色。
具体讲就是拼命发展服务业,比如国际公司设在印度的客服部门、宝莱坞、印度IT业等看起来比较高端的岗位,毕竟这些岗位都是坐在办公室工作,一边喝着咖啡一遍敲打着键盘,可比中国蓝领工人们优雅多了,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但问题是这些岗位可以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实在有限,印度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在城市中没有工作机会,只能被限制在老家农村,一辈子忍受贫困。
2020年了,印度的精英层当然早就反应过来了,发展制造业才是强壮一个国家实力的扎实步骤,早好多年印度就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制造业发展规划。
不过21世纪的制造业已经告别了血汗工厂模式了,以后将会更快速的向无人化、智能化发展,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年轻人已经很难再有机会了。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对于个人或者国家来说,也许机会只有那一次,抓住了就是抓住了,抓不住就是没有了。来源:互联网
2020年1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