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几个主要经济体上周公布的最新制造业数据普遍走强,世界经济逐渐显现缓慢回升态势。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不断深化,一些结构性变化悄然发生,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趋势日趋明显。
11月30日,中国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10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30日当天,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10月份日本工矿业生产连续第5个月环比回升,同比降幅缩小至3.2%。12月1日,法国、英国、美国先后公布的11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均高于预期。德国数据虽不及预期,但制造业活动仍然在强劲扩张,进而推动整个欧元区制造业PMI终值高于此前市场预期中值。
有分析认为,最新的PMI数据延续近几个月来的稳健走势,为全球经济复苏打下了良好基础,有利于稳定金融风险,帮助实体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世界经济呈现出的缓慢回升态势,也在国际机构最新研究中得以印证。12月1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报告预测,今年世界经济表现将略好于预期,明年将实现4.2%的增长。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看来,明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取决于对疫情的控制程度,疫苗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布恩认为,疫苗部署得越快、在疫苗分配上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都将有助于提振信心,加速复苏。
不过,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化,变化正在发生。
从短期来看,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剧了不平等和贫困。
12月2日,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2020年前6个月,统计范围内三分之二国家的月平均工资有所下降或增长放缓,疫情可能将对近期平均工资水平造成巨大下行压力。12月3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2020最不发达国家报告》指出,疫情将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减贫和教育等领域产生负面影响,使3200万人重新陷入极端贫困,导致贫困率从32.5%上升到35.7%。经合组织12月1日的报告也明确指出,最脆弱人群所受影响最大。低收入群体、低劳动技能人群、年轻人或将面临延续数年的风险,债务和不确定性将使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从中长期看,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东移的进程。
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应对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无论是疫情本身的冲击还是封控措施带来的影响,都没有给经济增长带来明显的长期性损伤。如经合组织报告预计,中国将是2020年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唯一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明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仍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部分发达经济体因为国内疫情控制不力,挫伤企业信心,使经济前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12月1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复苏形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控制程度。由于美国境内和海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再度攀升,未来数月经济复苏面临挑战。12月2日,美联储发布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显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美国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减弱。
疫情引发的此消彼长,使得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进一步提速。更重要的问题则在于,由于对疫情的应对举措不同,政策效果不同,对企业和市场信心的影响也截然不同。正如鲍威尔所说:“只有当人们确信可以重新安全地从事广泛经济活动之后,美国经济才可能全面复苏。”
2020年1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