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6000多家文具生产企业中,约有1500家是从事以外贸出口、OEM生产为主的加工型企业。由于依附在加工或半加工产业链条上,国内文具制造业丧失了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
中国文具市场的“蛋糕”之大,有目共睹。但遗憾的是,在“量”的刺激下 ,文具生产企业却很少注重品牌的建设,尤其在制造工艺和产品外观上鲜有创新。
今天,北京市中小学正式开学。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国内学生文具市场又一次“热”起来。
作为文具用品的主要消费对象之一,每年小学新入学儿童的数字虽然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的下降逐年减少,但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这一数字2006年仍将达到1700万左右。国内文具行业的“蛋糕”之大,有目共睹。但遗憾的是,在“量”的刺激下,文具生产企业却很少注重品牌的建设,尤其在制造工艺和产品外观上鲜有创新。
我国对文具制造业的分类尚缺乏统一标准,而有关部门在将其作为一个细目的统计中,亦没有全面准确的数字。但是,这个一直没有被引起足够重视的行业,近几年一直都在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蓬勃发展。
目前,国内文具市场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年增长幅度在10%以上。我国文具生产能力占世界生产能力的40%%,已成为世界文具制造中心。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年产值1500亿美元的国内文具制造业,在全球文具市场2000亿美元的贸易额中,仅占5.8%%。在6000多家文具生产企业中,约有1500家是从事以外贸出口,以OEM生产为主的加工型企业。因依附在加工或半加工产业链条上,国内文具制造业丧失了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
据统计,国内文具消费主体超过3亿人。其中,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四个地区每年的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一半。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已经形成。中国巨大的市场以及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吸引国际文具制造商大量涌入。这也使国内文具制造业的竞争更加残酷。
然而,竞争并没有挡住国内文具制造业发展的步伐。
事实证明,低廉的生产成本以及相对较高的利润,使国内文具制造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竞争更趋激烈。目前,国内文具制造业同行间的恶性竞争已使行业中的纸制品、笔类、文档产品市场都已处于饱和状态。抄袭拷贝的风行,也使产品严重同质化,市场营销中出现更多的价格竞争。
与此同时,国内文具制造业不仅备受国内文具同行的低价恶性竞争压力,还要经受国际资本不断渗入的冲击。业内人士称,欧美大型文具商进入中国,将会大大压缩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
由于缺乏开发设计创新能力,没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国内文具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享誉海外的“MadeinChina”多数不是“制造”,而是“加工”。一些海外制造型企业在把生产车间转移到我国后,对生产流程、工艺设计以及相关技术资料保密,致使国内企业更多的不是生产,而是做着规定的程序加工。由于没有自主品牌和科技创新,产品质量难以稳定,大多数国内企业成了国外企业的临时加工车间。
国内文具制造业在丧失品牌的同时,市场也在被国际文具巨头不断蚕食。据悉,目前国际大型文具制造商OFFICE1、斯普玛等,已捷足先登,并分别在上海、广州等地开设了自己的连锁分店。
如果把文具业的发展分为初级阶段、竞争阶段、成熟阶段,目前文具业已进入了后竞争阶段,也就是逐步进入品牌时代。文具业的竞争方式由单一的价格竞争向技术、管理等多方位的品牌化竞争转变。
我国一直号称“制笔大国”。全国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但和西方制笔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据了解,国际知名品牌之间,几乎没有相同的产品。每一个品牌代表着企业的风格,不用看品牌,从设计风格就可以知道是哪个品牌的产品。由此可见,国外对品牌及知识产权保护极其重视。而我国企业的产品缺乏风格,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笔的造型、结构、表面装饰大同小异,很难分清是哪个品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尚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企业专利意识不强。
不可否认,我国文具制造业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不只是核心技术问题,重要的是制造水平的差距。不少外资品牌在中国制造的文具,仍然是国际品牌的价值,并畅销全球。这些产品未必都具有高科技含量,原因在于,国内制造商在工艺、流程管理能等完全属于制造水平的方面,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国内文具制造业要从世界大分工和比较成本优势的角度,选择自己在新经济格局中的位置。我国的相对优势就是传统产业中日渐成熟的加工能力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成熟的管理经验。正因为如此,我国文具制造业长期以OEM为核心,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及品牌创新能力,造成企业的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极低,对社会资源利用差,将创造品牌的时机拱手转让。但是,应该看到,现今一些有着全球经济发展宏观思路的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塑造自身品牌的机会,以此摆脱我国文具制造业因依附加工或半加工产业链条的制约。 刘峰
2006年0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