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的深度调整,联合办公行业出现优胜劣汰,资本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除了规模以外,联合办公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他因素已经不能构成市场竞争力了。
随着行业的深度调整,联合办公行业头部时代已经来临,资本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近日,优客工场正式宣布完成D轮融资,此轮融资所获得的投资再次创下公司融资记录,总融资金额高达2亿美元,是联合办公行业又一次较大规模的融资事件。而此次融资距离优客工场今年8月宣布上一轮战略融资仅过去三个月的时间。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18年中国联合办公活力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联合办公行业获得资本支持的企业明显减少;2018年第二季度,联合办公整体品牌数量增速放缓,但绝对增量可观,行业的市场资源、资本、业务等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联合办公行业寡头时代的来临?行业是否将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洗牌是否还将持续?
洗牌持续 联合办公企业追求差异化发展
近两年,中国的联合办公行业出现爆发式发展,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无论是空间数量还是融资金额都出现了迅猛增长。与此同时,盈利模式单一、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凸显。
“从这个角度讲,联合办公是需要洗牌的。”一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表示,目前联合办公行业已经进入大洗牌时期,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趋势,行业合并潮加速,头部力量逐步显现。
目前联合办公行业内企业都在寻求差异化发展,如贝壳菁汇主要采用产业孵化模式,纳什空间则首创“独立+联合”模式。
不过,在优客工场首席运营官关心看来,联合办公行业现在还谈不上竞争,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需要大家一起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联合办公行业看起来资本相对集中于某些企业,我认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我们仍然不需要用绝对的竞争来形容我们所处的环境。接下来需要新鲜的力量,有不同特色的品牌联合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
“我并不太担心大洗牌的发生,因为中国的办公市场很大,联合办公目前只占到3%。”贝壳菁汇CEO杨娟认为可以从两个阶段来讨论联合办公行业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行业初期,市场的容量和活跃度还不够,大家可能会出现并购和“买买买”的现象。而到了第二个阶段,联合办公空间会衍生出各种服务,每一个细分行业都有可能崛起为一个细分平台,都有可能成长为一个上市公司。
市场日渐成熟 规模和服务形成主要竞争力
“目前,我们在讲联合办公空间的时候,更多的是聚焦在‘空间’上。”杨娟说,无论对空间赋予何种设计理念,都不重要。未来除了规模以外,联合办公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他因素已经不能构成市场竞争力了。
“Wework的引入其实帮我们把市场教育得很好。”纳什空间副总裁申秋表示,纳什空间在国内联合办公市场更加本土化,贴近本土创业者。在申秋看来,本土办公者不需要那么多‘啤酒’,他们更需要的是‘红牛’,需要的是联合办公企业为他们提供更多利益相关的服务。“在这个基础上,每一个联合办公品牌如何做精做专,大家在不同的赛道上扎根下去,才是每个企业应该前进的道路。”
优客工场D轮投资人向记者解释投资原因时也特别指出,之所以给予优客工场如此高额度的投资,一方面是基于对优客工场当前市场领先地位和运营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则更为看重优客工场创立构建共享办公生态、发展智慧办公科技的创新能力、以及平台赋能上下游合作方所释放的巨大潜力。
企业服务渐被重视 盈利模式多元化
在联合办公行业,企业想要生存下去,盈利还是最终解决方案。
在关心看来,行业盈利需要由“二房东”向平台型公司转变。“优客工场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张,收入的增长是一个自然的情况。但是我们更注重的是收入结构的调整。”关心表示,优客工场是一个平台型的公司,所以很注重给其他公司赋能的这种能力。目前优客工场跨越了37个城市,有200个空间,服务的会员并不仅仅包含入驻的企业,还有很多外部的个人和公司。已经服务了数十万全球会员和1.5万家企业。随着这些数量的变化和规模的支撑,目前优客工场的平台型收入已经占到整体收入规模的30%。
“随着优客工场在互联网平台领域的布局,我们的非租金收入将占到整体收入规模的更大比例。这也意味着,以优客工场为代表的联合办公行业,正在由大家传统认知里的‘二房东’,变成真正的平台型服务公司。”关心说。
据杨娟介绍,贝壳菁汇的租金收入目前只占整体收入的30%,剩下的40%是一些产业化项目带来的收入,另外30%是一些服务收入。“我们的定位是‘联合办公+服务’,这个‘服务’是企业级服务。我们有一个专业的企业服务团队,深耕孵化企业和全国线上平台的扩展,我们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从工商财税到股权投资的深度服务,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作为国内运营面积最大的办公空间运营商,纳什空间则在商业配套方面下足了功夫。据申秋介绍,纳什空间在其旗舰店,做了整体的商业规划,包括儿童教育、便利店、餐饮、美容等。“做这样一个商业综合体,我们是在帮商业用地估值盘高,把人流量盘活。比如我们在北辰A座引入的便利蜂,是其在北京除旗舰店之外,所有店面中单日营业额最高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我们95%的入驻率下,我们有多少运营成本,会产生多少收益,是可以看到的。”
在申秋看来,目前,资本不仅仅关注联合办公领域本身,资本更多的是看重赛道和赛道潜质。“现在,国内联合办公的渗透率是3%左右,未来10年将达到20%。相信不管是资本方,还是政府、企业,都可以看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记者 崔彩凤)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8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