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我国在全球分工地位和比较优势的转换并不是那么乐观。我国出口产品丰富,30%的出口产品是高新技术产品,但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产品在中国的增值环节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环节不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8年年会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说,中国如果能这样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国地位也不错,但目前我国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能源等综合成本上升问题。例如,我国沿海地区蓝领工人工资20年前是东南亚的1/3,现在则是东南亚的3倍。
“现在我们两头受挤压:一些国家在追赶我们劳动密集型产业水平,我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面临发达国家挤压。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出口增速就受到影响。”隆国强说,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大不如前,若按美元计,该行业只为2017年GDP增长贡献了1.3%,如果制造业水平不提升,国内市场中高速增长态势还可维持,但在国际市场上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就很难了。
隆国强说,谈WTO与区域合作,如果制造业不够强,就不敢涉入贸易投资自由化议题,没有产业做基础就提不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有力方案。
当今时代面临新一轮技术革命包括信息技术革命,智能机器普及后,机器会愈发聪明能干,且成本越来越低,推动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变成资本密集型产业,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日益个性化、平台化、柔性化。隆国强发现东部沿海一些工厂正快速转型,例如青岛酷特曾是传统服装企业,目前正在推进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生产服装的新模式。
在他看来,说我国外贸战略从以进口替代为主改为出口导向并不准确,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贸易形式已确实转为出口导向,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依然还处在进口替代阶段。“随着比较优势转换,我们首先要改变进口替代战略,采取开放发展战略,依托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大市场,否则保护过长过度会害了国内一些产业,导致国内市场也不保。”隆国强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开放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和贸易准入,同时还要在全球配置资源。例如,华为在全球整合资源,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硅谷、新加坡等地进行研发,别用全球市场的资源提升竞争力。
隆国强分析说,我国当年希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在保持全球市场份额的同时, 不希望产业大规模转移。同时我们要看到,企业光靠转移是无法继续发展的,对外产业转移与在全球分工地位攀升要结合好。“产业对外转移要承受产业空心化风险,但这方面也有成功的例子,韩国对华产业转移就很成功,把低端下游产业转移到了中国,推动自己向产业链上游升级。在‘一带一路’合作中,一些国家盼着中国把产业转移过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要向韩国学习,避免产业空心化。”隆国强说。
“归根结底,最关键还是要深化改革,全球资本技术密集型成熟行业主要是大企业在主导,我国这方面的主体是大国企,国企要深化改革,增强全球竞争力。”隆国强说,我国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如产业政策各国都有,至于美国301调查报告指责中国产业政策,就使得我们要思考政府的产业政策怎样更有效、更符合WTO要求。(记者 刘国民)
转自:中国贸易报
2018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