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米老鼠的杯子和一个没有米老鼠的杯子,对于喜欢米老鼠的人来说,当他端起杯子喝水的时候,感觉可能就不一样。因为这个卡通形象背后的各种故事,早已经深入人心,当人们看见与之有关产品的时候,可能就会想起那些快乐的故事。”迪斯尼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张志忠说。
拥有我国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系学士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张志忠,是在2004年底加入迪斯尼的,他之前的身份是强生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再早以前是拥有哈根达斯、湾仔码头等品牌的美国食品巨头通用磨坊公司亚洲北区董事总经理。
正是张志忠,大大推动了迪斯尼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在他上任之后,把迪斯尼中国区从香港迁至上海,设在香港17年的消费品部亚太区总部也随之搬至上海。“现在消费品部是迪斯尼在上海的最大部门。”迪斯尼消费品部零售与市场推广总监刘元介绍说。
虽然张志忠已经成功地把毛绒玩具、米奇服装、白雪公主文具盒这样的商品放进大约6000个授权商店销售,但这显然不能满足这个世界娱乐巨头的胃口。
经过长达10年的等待,11月4日8:30,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宣布:上海迪斯尼项目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上海市和华特迪斯尼公司为这个项目保持了10年的耐心——这耐心同样是对大生意的信心。
即将到来的上海迪斯尼乐园并不只是让孩子们与米奇握握手,或者看场烟花表演这么简单,它将全面展示迪斯尼产品:从视频游戏到百老汇风格的戏剧,再到DVD光碟,无所不包。这些设计精巧、色彩鲜艳的玩意儿总能让来到乐园的游客花掉几百块。
在华特迪斯尼的计划中,上海迪斯尼乐园将包含购物区、酒店和以神奇王国为主体的主题公园,大小与巴黎或者东京迪斯尼乐园相当。雄心勃勃的华特迪斯尼公司还向媒体表示:未来的几十年里,如果事事遂愿,上海迪斯尼乐园将最终拥有1700公顷(约2.55万亩)的土地,其实力足以和年接待游客4500万的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世界匹敌。
然而实际上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迪斯尼批复项目占地116公顷,合1.16平方公里,仅相当于8.2个人民广场。“全球最小的迪斯尼乐园?”面对这样的疑问,张志忠表示“当你见到建成后的上海迪斯尼,绝不会说它小”。
这听上去有点矛盾。不过规模并不是盈利的决定性因素,文化才是。巴黎迪斯尼因为欧洲人的抵制数年没有赚钱,而东京迪斯尼连续25年盈利,2008-2009财年纯利润更是超过180亿日元,成为当年惟一盈利的迪斯尼海外店,入场总人数达到1417万人次之多,度假区内的酒店入住率在80%以上。可惜掘金能力一流的东京迪斯尼是惟一一家不为华特迪斯尼公司拥有的乐园,后者负责主题授权和收取授权金,日本东方乐园株式会社才是每年赚得盆满钵满的人。
那么迪斯尼能否成功“打进”上海,进而“征服”整个中国,张志忠透露,为了在上海建设迪斯尼乐园,上海方面与迪斯尼谈了10年之久,目前很多细节仍然在协商之中。张志忠用“好事多磨”四个字形容。他说,一个成功的合作项目,必然需要双方充分沟通,倘若真的很快达成协议,说不定日后就会发生问题。“我们很满意目前的谈判结果。对于华特迪斯尼公司来说,电视上的画面再美妙都是无法触摸到的,我们需要给迪斯尼的各种文化元素找到一个‘家’。”
“中国的人口这么多,完全可以支撑两个迪斯尼乐园。”针对上海、香港迪斯尼乐园能否共存的疑问,张志忠有他的标准答案。
也许是巧合,但华特迪斯尼似乎总能抓住好时候。1983年开放的东京迪斯尼,开业时正值日本经济爆发式发展阶段;而2014年的中国,也将站在30年经济成果之上。
风险投资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每个中国人花一块钱,就是13亿的大生意。迪斯尼面对的是孩子的幻想,而后面是不忍心让孩子失望的父母们。无独有偶,上个月,13亿人的大市场又为武汉吸引来了法国大型主题公园“未来世界”。共赢,成为中国市场的关键词。
2009年12月28日